民事法官感觉崔某职务侵占犯罪匪夷所思

2022-06-24 15:47 621


                   上诉人崔某职务侵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补充辩护意见(二)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

   上诉人崔某不服某市某区人民法院(******刑初第***号刑事判决结果提出上诉,2022118日,贵院开庭审理。415日,因疫情防控原因,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贵院裁定中止审理。

    庭审结束后,本辩护人先后向合议庭递交《辩护词》、《补充辩护词》、《律师调查笔录》(证人邹某某),认真履行辩护职责,辩护人认为:一审判决书认定崔某犯职务侵占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判决结果难以成立。关于职务侵占罪量刑情节,一审判决书遗漏崔某与某公司资金完整往来、崔某对公司不再欠款之重要事实(公司汇入崔某账户记载为借款)。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量刑情节,一审判决书未考虑相关基金账户被公安机关冻结并拒绝解冻,涉案非吸资金客观上无法清退的原因,不在被告单位和崔某。一审法院违反定罪要求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诉讼证明标准,量刑上亦严重不公。

    近日,某区法院少年审判庭开庭审理原告谭某某(崔某职务侵占案中的控方证人)诉被告崔某同居关系子女抚养纠纷案,本辩护人作为崔某代理人参与诉讼,法庭调查阶段,主审法官赵某某询问谭某某:根据你向法庭提供的崔某一审判决书,其中崔某因你侵占公司两百多万元,公安机关有无要求你退赃或采取扣押财产措施?谭某某回答:从来没有要求。法官再问:这些款项现在何处?谭某某回答:被我消费花完、

民事法官对侦查机关不追赃产生的困惑,本辩护人参与崔某案三年多来同样好奇不解:谭某某不属于善意第三人,不法获取职务侵占款项,侦查机关有义务追赃,为被害单位挽回损失,本案公安机关因何不依法责令谭某某退出赃款?辩护人更愿意相信,侦查机关清楚崔某并无职务侵占事实,出于某种目的,枉法认定案件事实。

崔某被一审法院认定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同样蹊跷,案发非控告人控告,非资金链暴雷,非“集资人”举报,系公安机关侦查崔某涉嫌职务侵占案过程中“发现”被合并侦查,至今,三十多位“集资人”无一人要求惩罚被告单位和崔某,无一人到法院登记“集资”损失。案件庭审时,无“集资”人申请旁听,试问,司法现实中,有如此情形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么?辩护人孤陋寡闻,闻所未闻。

  一审判决书认定崔某职务侵占单位两千多万元,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七千多万元,可称得上“经济犯罪大案”,二审庭审中,出庭检察员情绪性斥责辩护人庭审言论让人“匪夷所思”、“肆意”发表无罪辩护观点,本案的侦控审过程,确让人有“匪夷所思”之感。崔某涉嫌为谭某某职务侵占两百余万元侦查行为之匪夷所思,民事法官亦倍觉蹊跷。

一审判决书认定事实及适用法律的错误,辩护人于《辩护词》中具体表述,不再赘述。敬请合议庭秉承审判为中心,证据裁判原则,依法撤销一审错误判决,发回重审,或者依法公正改判。

 上述意见,供合议庭成员认真考量,谢谢!

                         

 

 

 

              上诉人崔某辩护人  

                       上海德禾翰通律师事务所律师   孙云康

                         2022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