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刑事申诉当事人来电
多年不联系的某刑事申诉当事人来电,寒暄过后,对方问,近来刑事司法环境“风向”有变?内心明白这话含义。近十年前,我为其辩护涉嫌扰乱社会秩序案,案件背景,前些年,当事人被权力诬陷,检方立案侦查所谓受贿事实,违法取证(其中竟有我同窗之好),罗织成罪,一审法院依法排除检方侦查非法证据,当事人被判免于刑事处罚,“中国法院排除非法证据第一案”社会影响巨大。检方急眼抗诉,二审法院屈从压力,被排除的非法证据被重新翻转,改判当事人有期徒刑。
笔者持续关注诉讼是非,由此网络结识当事人,出狱后,当事人和他案当事人联络,采用信访维权方式向检方“施压”,某次信访接待中,当事人在内数名信访者被构陷扰乱检方正常工作秩序,造成严重损失,涉嫌扰乱社会秩序罪。检方批捕当事人后,其带话让家属联系我辩护,这样,我首次在看守所和当事人见面,双方不胜感慨。了解案情并阅卷后,我坚定认为当事人出于向办案单位(检察院)陈述冤情目的,既无扰乱检察办公秩序的动机,也不存在造成损失的危害事实,现场监控录像可以证明,当事人完全不构成犯罪。辩护人无罪辩护,庭审中,法官借口设备出现问题,拒绝播放检方控罪证据现场监控录音录像。面对当事人及辩护人事理法理清晰无罪辩护意见,或许良知未泯,承办法官偷偷去看守所向当事人传达信息:无罪判决不可能,法院从来没有过,但会给当事人意外裁判结果。所谓意外结果,当事人被处以管制刑,摆脱二度冤狱之苦。此前,无罪辩护被法官否定,当事人悲观,因为若处有期徒刑刑罚,要适用累犯从重处罚规定。一起本该无罪的错误追诉案,被法院和谐“消化”,尽管结局似乎并不糟糕,作为辩护人,没有所谓成功辩护的愉悦感。
后来,无法释怀的当事人听从我劝告,选择刑事申诉之路,出于高度信赖,先后委托我向二审法院,省高级法院申诉再审,均被驳回,过程中,自感作为代理人已拼尽全力,非战之罪。大概2018年上半年的样子,当事人向最高法院第三巡回法庭申诉再审,至今无任何回应,期间未和我联络,而今问起司法环境,想必仍不愿放弃。果不其然,当事人解释,当地有律师向其传递信息称,近来最高法院主要领导对刑事审判和申诉工作高度重视,刑事申诉有所作为。当事人向听我意见,明白所谓司法“正能量”大概率来自五一前全国刑事审判会议,有些律师同行热血沸腾。
对当事人说,有些东西看看就好,刑事申诉这条路,想好了,就坚定走下去,不受干扰左右。每个刑事申诉当事人明白,任何错案的再审,都有外人难以体验的汗水与泪水。若需要帮助,不会推辞,不存在“揽活”的意愿,此前,当事人申诉再审材料皆来自我。当事人考虑申请检察抗诉途径,对其关照程序及文书规范,彼此结束此次交流。
作为律师,个人不会将负面司法观感刻意传递当事人,职业规范要求,再者于事无益,其实,我内心清楚,六年前巡回法庭的申诉案,那些申诉材料大概率始终尘封未动,关于刑事申诉这件事,法治幼稚病要不得,悲观绝望情绪,同样不可取,还是那句话,尔要公义,无惧艰辛,尔要宁静,劝君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