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不如烟,追思中纪委原副书记“女包公”刘丽英

2024-11-29 16:14 146

9月30日,中央纪委副书记刘丽英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昨天,刘丽英遗体告别式举行。往事不如烟,笔者脱离体制多年,对其至今怀有敬意。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整个司法系统对“铁娘子”中纪委刘丽英副书记无人不知,其大名如雷贯耳,贪腐分子闻风丧胆。

刘丽英亲自负责查办无锡邓斌非法集资案(涉及北京副市长王宝森、市委书记陈希同)、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受贿案(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秘书)、沈阳市市长慕绥新、常务副市长马向东受贿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那个时代,反腐形势和今日不可同日而语,查办省部级高官,简直惊天动地。刘丽英敢于碰硬,刚正不阿,不徇私情,民间尊称当代“女包公”、“铁娘子”,享有极高威望,因其一尘不染、一生正气。九十年代,笔者在司法系统工作,对刘丽英的社会影响力感受深刻,记忆犹新,国内凡有反腐大要案,必有刘丽英书记的声影,如今老人驾鹤西行,不免心有戚戚焉。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曾于2018年刊发《刘丽英:我追求正义的愿望在中央纪委实现》一文,全面披露其在中纪委24年间心路历程,让人体验“女包公”鲜活形象。

1、查案件始终实事求是,质量要求“板上钉钉带拐弯”。意思是说案子查完,钉钉还不行,还得要拐弯,拐弯就拔不出来了,现在的说法“办成铁案”的意思。刘丽英办案较真程度,有个事例可以说明:2002年离休,其后十多年里,凡是遇到中纪委老同事,刘都会问,有没有翻案的?得到“都是铁案,经得起历史检验”答复后,刘才放心。

2、不侵犯被调查对象人格尊严和必要权利。刘丽英要求办案人员对违法违纪干部,该吃饭让吃饭,该请医生就请医生,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刘丽英注重用关怀感化被调查人,查办原江西省长倪献策时,刘亲自和倪进行聊天式谈话,促使对方改变对立态度。查办沈阳市长慕绥新案,慕生病让治疗,让家属陪护,非常人性化,收到很好的办案效果。

3、打铁还要自身硬,不徇私情,不畏权势。刘丽英要求纪检队伍,查别人的问题,自身不能有问题,这样才能顶住压力,铁面执纪。中国是人情社会,刘丽英并不讳言,办案时,常有老同志老朋友来说情,刘坚持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时间一长,哪些希望说情的人,也就知难而退。得罪人太多,子女不理解;“到处得罪人,看你退休到哪儿去,刘仍然不为所动。查办河北李真案时,李仗着是省委书记程维高秘书,公开叫嚣“要让我查到谁告的我,我非得让他倾家荡产!”,程维高两度致信中央有关部门,为李真极力庇护,调查工作遭受极大压力,刘丽英回应:“即使我头拱地,也要把案件立起来”,最终顶住压力,查清李真重大违纪违法事实,李真被法院判处死刑,李真的查处,牵涉50余起案件,涉厅级干部9人,省国税系统160多人,在当时,可以说轰动全国的官场地震,程维高受到纪律处分,从此黯然退出政坛。

查办沈阳慕、马案时,刘丽英承受的压力更大,有人行贿专案组人员,出现“内鬼”,刘被人诬告包庇慕、马,儿子被诬告受贿400万,诬告举报信直接到了中纪委书记尉健行手里,可见对手政治能量有多大。好在有中央领导同志的信任和支持,经过调查,举报事由纯属诬陷,慕绥新被判处死缓,马向东被判处死刑,成为轰动全国的大案。

刘丽英对十八大以来,中纪委国家监委反腐力度的加大完全支持,完全拥护纪检反腐从“双规”到“留置”法治化进程,斯人已逝,愿这位纪监战线上的卓越老领导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