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刑事律师,处境愈发艰困

2024-02-13 17:20 246

有数据称,截至去年底,上海有律所1900余家,律师人数41000余人,律师感叹内卷严重,饭难吃。其实,竞争行业一个样,遵循二八定律,即便今后律师达到六位数,“头部”律师压根不会关注每年多少新人入行,他们似乎牢牢掌控并处在“食物链“的顶端。

相对于其他业务领域,律师人数增加,对刑事律师带来的压力更大。这话怎么说?刑事收费标准无诉讼标的参照,只有简单和复杂疑难之别,对于前者,当事人认罪认罚占大部分,似乎并不需要执业经验丰富律师,刚执业的同行都在办理简单刑案,曾在看守所律师会见窗口遇见不了解办理手续的年轻同行。对于复杂疑难案件的辩护,尽管本人坚持为当事人诉讼权益计,委托人应聘请辩护技能及经验丰富的律师,现实并非如此。

刑事辩护的全覆盖,并未带来刑事律师利好,为法援律师增长了业务,八成五的案件当事人选择认罪认罚,大多数缺乏有偿聘请辩护律师的内心冲动,总体上,有偿委托辩护蛋糕萎缩,刑事业务并非香饽饽,但有偿业务增量抵不上从业人数增加带来的“抢食”。刑事律师感受案源压力与时俱进,为争抢业务,律师虚假承诺,收费不规范等似更为严重。唏嘘现象随之而生:律师同行介绍案件办理支付的案源费比例市场化走高,税前两成友情,三成常态,甚至五五分成。现实是,并非同行(他人)介绍案子都有“肉“可啃,遇到“骨头”案件,扣去支付介绍费,办案律师到手的费用,触发不起工作热情,投射至办案中,最终损害的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此,笔者深有感触。

   努力提升自身执业技能及揽案谈案水平,拼尽全力挤身那20%,否则,只能年复一年于低端“食物链“中浮浮沉沉,苟延残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