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的贪腐数额,有人不理解

日前,河北唐山市中级法院对原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贪污受贿案开庭审理,检方指控唐双宁担任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一司司长期间,贪污公共财物价值300余万元。利用担任人民银行监管一司司长,银监会副主席,光大集团董事长,光大银行董事长等职务便利,受贿1100余万元,唐双宁当庭表示认罪悔罪,法院择期宣判。

     高官贪腐案多发多见当下,唐双宁案引起公众关注点:贪腐金额“低”,这个位置,这么些年,就这点钱!对于唐双宁贪污事实,起诉书指控2003年4月,被告人一次侵占公共财产。受贿犯罪时间2000年至2017年期间,长达十七年,职务横跨人民银行、光大集团、光大银行,总计金额1100余万元。事项为有关单位和个人职务调整、贷款获取等。唐双宁长期担任重要岗位领导,十多年时间,贪污受贿1400余万,对比动辄数千万、甚至过亿腐败官员,予人“一股清流”观感,有人表示不解,这点钱,怎么会出事了呢?唐双宁54年生人,案发前已退休。

中纪委、国家监委如何查到唐双宁头上,无法妄揣胡猜,似乎拔出萝卜带出泥可能性大点。唐双宁在贪腐问题上表现出“节制”,“谦抑”姿态,笔者有些直观想法,有关报道内容似乎能解疑释惑。

中纪委、国家监委对唐双宁审查调查结论性通报中,称其“既想当官又想出名,将党和人民赋予的公权力异化为谋求名利的工具,大搞“雅腐”,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有财物,为他人在贷款审批、职务晋升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此处“雅腐”,当涉及书画、文玩类文化艺术品受贿事实,无法知悉起诉书内容,不清楚具体情况,但符合合理性解读。八十年代初,唐双宁毕业于现在的东北财经大学,后始终从事财经工作,直至退休。唐双宁自光大集团退休后,从事文化研究和艺术创作,唐酷爱书法艺术,自称“当代狂草第一人”,墨宝见诸于多处,北京某金融街“街名”即为唐双宁所书,据说,唐出事后题字被铲平。唐双宁酷爱书法,还涉及绘画、诗词,笔名“霜凝”,著有《负笈集》、《霜凝诗词选》《中国当代艺术经典名家——霜凝》多部著作,文化品位深厚,称得上多才多艺,这在高级官员中并不多见。

  我国传统道德伦理文化历来把知廉明耻作为个人修养的先决条件,把“讲廉耻”作为道德修养的一种重要方法。廉耻属于道德的范畴,是道德的实现方式和保证,是人们赖以行动和自律的标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北宋大文豪欧阳修云:廉耻,立人之大节。传统文化要求人们为官做人,除了明廉,应知耻。一个无廉耻心的官员,会无所顾忌、无所不为,想来,唐双宁区别于严重贪腐官员的原因,他的骨子里浸淫着传统道德文化,尚受廉耻观羁绊,懂得分寸和收敛,尚未进展到贪婪成性,敛财无度的程度,涉及“雅腐”贿送财物中,居心不良者,投其所好,大多为唐双宁倾心的文化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