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独立审判将有新作为?

1970-01-01 08:00 563

  有报道称;近日最高法院院长王胜俊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上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根据当前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和社会矛盾发生规律,审时度势作出的科学决策。各级人民法院要牢记使命、依法履职,努力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有新作为。其要求各级审判机关:“要在严格依法办案上有新作为、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有新作为。”

  此前,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会议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通过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和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有效应对社会风险。”

首席大法官结合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对司法提出新要求并不令人意外,但谈话中有关严格依法办案要有新作为、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有新作为内容引人关注。社会公平正义能否得到保障成为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的司法机关是否忠实履行宪法及法律赋予审判职能,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今年5月,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会见外国法院领导人时坦言:中国法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压力前所未有。

   中国社会正遭遇“千年未见之变局”,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三十年改革开放实践,经济发展同时,公民法治观念维权意识高涨,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无法适应公民当家作主新形势需要,公权力机关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问题突出。此种背景下,今年以来,《人民日报》针对社会热点,罕有发表系列文章就社会敏感问题点评,引导执政者正确面对社会心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以法律人的视点,在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中,城市房屋拆迁、农村征地拆迁矛盾尤为突出,近年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最为突出社会焦点矛盾,与此关联社会群体事件时有发生,恶性伤亡事故屡屡曝光。中央政府启动对原城市房屋拆迁条例修改,并最终出台新城市房屋征收办法,努力化解矛盾。情况更复杂,矛盾更严重的政府征地拆迁乱象却未现消解,一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国土资源部,中央纪委监察部数度出台通知,规范征地拆迁行为,但矛盾并未缓解,甚至呈现升级态势。

   原因尽管复杂,但司法不作为,不敢为也成为重要因素,权益受损群众告状无门,维权路径艰辛,某些地方司法甚至蜕变为不法行政之遮羞布与帮凶。有人会说,指责法院司法不作为不客观,缺乏根据,最高法院为化解征地拆迁社会矛盾一直在作司法努力,两年中出台多份司法文件,不完全统计即有:2009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行政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依法审理好因政府大规模公共投资振兴经济政策引起的农村土地征收、城市房屋拆迁等案件。在确保国家重点项目推进的同时,始终注意保护相对人的实体权益。对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明显偏低或者因立法滞后造成相对人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护的,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合理补偿。”,2009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依法保护行政诉讼当事人诉权的意见》:要求各级法院保障权利人司法维权诉讼权利。2011年1月,最高法院出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审慎处理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城镇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案件,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被拆迁人合法权益。”

     纸面上的东西与实践是两回事,司法保障效果不彰,社会有目共睹,原因复杂多样,根子在于法院独立审判原则并未得到落实,依法办案变相变为依政府文件办案,服务大局庸俗化为为地方政府护航,太多状况下,权益受到政府损害权利人历经艰难,即便进入司法程序,实现的仅仅程序意义。司法实践中,对于行政审判最终结局,法官说了不算,甚至法院也无法作主,充分透视出法院依法办案面临窘境。

   《财经》杂志记者采访最近震惊全国某恶性事件原由,一段话引起人们共鸣:十年来,事件本有太多机会可以挽回,并在每个环节戛然而止:合理的拆迁补偿、公正的司法判决或者有效的信访制度。但行为人遭遇屋地被征、官司败诉、上访无效。期间所累积郁结的戾气,最后终结于暴力,并伤及无辜。

   缺乏制度保障下的行政诉讼虽历经二十载,依然无法成年,似乎象长不大孩子,仍处于蹒跚学步阶段,与宪法法律宣誓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相距甚远。行政诉讼尴尬现实中发展出中国特色的案件“协调制度”,在法院缺乏司法权威情况下,协调工作难做,很多情形下,司法官程序性审理后,协调工作也懒得做,司法不作为助长行政权力乖张,行政机关自信其不会丢脸,更无须担忧输官司。

   人们断可遐想最高法院院长谈话蕴涵深意,法院无原则迁就不法行政行为,以损害法治尊严为代价、牺牲剥夺群众合法利益“服务大局”,无法真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也会最终乱了大局,形势逼人,如此局面已非改不可。同时应清醒认识到,法院依法严格办案要有新作为,国家亟需制定相关制度保障措施,确立司法尊严及司法独立审判,而这绝非最高法院所能解决,尽管如此,在崇尚法治人们看来,毕竟有了希望。